• 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历任领导
    • 现任领导
    • 机构设置
    • 系主任(副主任)
    • 学院办公室
    • 团委、学工办
    • 实验中心
  • 学科建设
    • 学科设置
    • 系科简介
    • 师资队伍
  • 科学研究
    • 科研简况
    • 研究项目
    • 获奖成果
    • 论文发表
    • 学术专著
  • 本科生教育
    • 专业介绍
    • 培养方案
    • 课程建设
    • 优秀教学团队
    • 教学名师
    • 教学研究
    • 下载专区
  • 研究生教育
    • 招 生
    • 培 养
    • 学 位
    • 导师队伍
    • 学科介绍
    • 下载区
  • 师资队伍
    • 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助教
    • 兼职教师
  • 合作交流
    • 合作项目
    • 留学访问
    • 国际会议
  • 党建工作
    • 组织机构
    • 党建活动
  • 学生工作
    • 学团组织
    • 学生事务
    • 学生活动
    • 学生党建
    • 学生风采
  • 招生就业
    • 专业介绍
    • 就业信息

本科生教育

  • 专业介绍
  • 培养方案
  • 课程建设
  • 优秀教学团队
  • 教学名师
  • 教学研究
  • 下载专区
px

通知公告

更多>>
  • 经济管理学院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
  • 第五届东北及内蒙古地区农林经济管理学...
  • 中国农业技术经济学会第十一次会员代表...
  • 经济管理学院2024年博士生招生工作补充...
  • 经济管理学院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 经济管理学院2024年春季学期博士生资格...
  • 经济管理学院2024年春季博士研究生学位...
  • 关于举办2023年经济管理学院研究生学术...
  • 吉林农业大学ACCA菁英班招生简章
  • 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4年推免研...
首页 > 本科生教育 > 课程建设 > 正文
农业经济学(吉林省精品课程)
浏览:发布时间:2018-05-03[我要打印]

农业经济学

 

课程属性及地位作用:“世界上绝大多数人是贫苦的,因而懂得了穷国的经济学就大体懂得了真正重要的经济学。世界上大多数穷人靠农业养活自己,因而懂得了农业经济学,也就大体懂得了穷国的经济学。” 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兹在瑞典斯德哥尔摩“诺贝尔讲演”中的这段话,点明了农业经济学在经济学乃至一般人文社会科学体系中的重要地位。

农业经济学是一门部门经济学,它研究农业生产这一具体国民经济部门的产生和发展的经济规律及其运用的科学;同时它又是一门应用经济学,即经济理论在农业部门的具体应用。

农业经济学是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其他经济、管理、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重要选修课,也是农林大学其它专业的选修课,同时是考农业硕士中农业管理和农村发展方向的必备科目。

课程主要内容

农业经济学课程通过农产品供求理论、农业生产要素理论、农业产业组织组织、农业生产组合理论来阐明我国农业发展的经济规律及其运用。理论教学计划48学时。实践教学---农村田野调查安排4周。

理论教学内容

知识模块                               

主要内容

学时数

第一章“三农”问题与农业经济学

第一节 农业与国民经济

第二节 农民与农业经济学

第三节 农村与农业经济学

6

第二章 农业产生与发展

第一节 农业的产生

第二节  农业现代化

第三节  农业可持续发展

4

第三章 农产品供求理论

第一节 农产品供给

第二节 农产品需求

第三节  农产品供求均衡与我国粮食安全

4

第四章 农业土地资源

第一节 农业土地集约经营

第二节 农业规模经营

第三节 地租与土地流转

4

第五章 农业劳动力资源

第一节 农业劳动力数量与劳动力转移理论

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质量与人力资本理论

第三节 农业劳动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4

第六章 农业物质资本

第一节 资本与农业增长

第二节 农业财政投资

第三节 农业金融市场与融资

4

第七章 农业科学进步 

第一节 科技进步与农业发展

第二节 农业技术创新

第三节 农业技术扩散与推广

4

第八章 农业产业组织理论

第一节 农业家庭经营

第二节 农业合作经济

第三节 农业产业化经营

4

第九章 农业生产组合理论

第一节 农业产业结构

第二节 农村产业结构

第三节 一二三产业融合

4

第十章 农产品流通与贸易

第一节 国际贸易理论

第二节WTO农业协议

第三节 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

4

第十一章 农村区域发展理论

第一节    农村区域发展的基本理论

第二节    杜能农业区位论与农业区域布局

第三节 乡村振兴战略

4

复习总结

2

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要在企业型、事业型和村社型三种类型构成的多元化实践教学基地作调研的基础上完成农村田野调查,实践教学安排专门实习4周进行。

1.农村经济调研基本知识    0.5周

2.调查设计                0.5周

3.农户调查                  2周

4.企业调查                  1周

 

完成任务及教学目标

我校农业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面向企业的应用型管理人才。本课程适应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需求,通过农产品供求理论、农业生产要素理论、农业产业组织组织、农业生产组合理论来阐明我国农业发展的经济规律及其运用。

学习本课程,立足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实践,反映现代经济学和农业经济学科的理论前沿,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把握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与改革的主要方面,了解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与改革的基本情况和主要问题,掌握党和国家对农业和农村的基本政策,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和本科学位论文撰写打下牢固的基础。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为建设现代农业服务的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

 

选课对象

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必选课,也是其他经济、管理、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学生重要选修课,也是农林大学其它专业的选修课,同时是考农业硕士中农业管理和农村发展方向的必备科目,有志考农业硕士中农业管理和农村发展方向的硕士必选课。

课程团队

 

姜会明,男,1963年11月生,中共党员,研究生毕业,博士,三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吉林农业大学食物经济管理博士学科带头人,吉林省人文社科基地—吉林农业大学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长春理工大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理事。自1986年7月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区域经济与农村发展、食物经济管理方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指导博士生、硕士生30余人,为博士、硕士研究生、本科生主讲《比较农业政策》、《经典著作》选读、《产业经济学》、《农业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课程;先后主持完成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在《农业经济问题》等国家级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曾获包括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吉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吉林省自然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在内的各类奖项10余次;出版学术专著6部,主编《农业经济学》等教材4部,参编教材多部。

 

顾莉丽,女,1979年生,中共党员,吉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为研究生和本科生讲授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农业经济学与中国农村发展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近年来,副主编高等职业教育农业部“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参编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出版学术著作3部,在农业经济问题、调研世界、经济纵横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加完成10余项省部级等研究课题;主持在研课题5项;获得吉林省社科成果三等奖1项,吉林省 “5.4”优秀经济论文一等奖1项,东北三省博士生学术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1项,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荣获“吉林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和“全国教育改革优秀教师”称号;所撰写的博士学位论文被评为吉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刘帅,男,1982年生,中共党员,南京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为研究生和本科生讲授产业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农村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近年来,副主编教材3部,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农业经济问题、地理科学、玉米科学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主持或参与完成省部级研究课程10余项,主持在研课题3项;获农业部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

 

上一篇:宏观经济学


下一篇:物流学(校级优秀课程)

版权所有:吉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地  址:吉林省长春市新城大街2888号(130118)

Copyright 2014-2018 All Rights Reserved

吉公网安备22017202000218号

吉农经管官方微信